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35 章(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正是他们在临安开挖七贤洞的时候。

当时秋江不辞而别,她还以为与锦衣卫的出现有关,当下此人给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理由。

“郭县令平素……可是格外敏感?”

秋江笑了一下:“他性情豁达,没有疑神疑鬼的毛病。”

郭鸣虽是虔诚的信徒,但他也是一个苦读十余年圣人书的儒生。他喜读佛经,恪守居士戒,却从不迷信。那种狐狸精迷惑书生、黄鼠狼能变人之类的故事在他这里是行不通的。

“那就是说……在郭县令身边的确发生了一些足以让他动摇信念的诡异事件!”

“是,但是我和阿启,还有路经历,对县衙中人多番询问,除了最初那几场病,没有其他怪事。至于那几场病,县里的大夫的说法是——不服水土,易生疾病。”

等送走苦主,徐沐平推开桌案上的案卷,望向楚亭月:“有什么想法?”

楚亭月摇摇头:“全无头绪。”

徐沐平笑了笑:“郭县令之死十之八九就是一场意外。虽说处州府等介入已经隔了许久,可杀人,尤其是杀朝廷现任官员,这是何等严重的事情。没有什么地方能够上下一心,滴水不漏。更别说,郭鸣是个谦恭有礼的好人。”

“若是只有处州府来查问倒也罢了。路经历,外加郭家这个姓秋的朋友……”他又笑了一下:“历时半月,不至于一点口风都没探到。”

“郎中的意思是——放下郭县令的案子,转从遂昌这两年来的其他死亡案查起?”

舍近求远不是一个好选择,担当“近”已经无路可走,换个方向或许柳暗花明。

“路经历应该也有同样的想法。只是……他受的限制比我们要多。”

刑捕司不受地方节制,只要没有锦衣卫在一边叽歪,他们完全可以想怎么查就怎么查。

“郎中心中是不是已经有目标?”

徐沐平给她一个肯定的眼神,递过来一个案卷。

处州通判王易成溺水案。

一年前,也就是遂昌连续三次发生县令意外亡故事件后,处州新任通判前来调查。到遂昌十天后,从迎仙岛返回的途中,渡船倾覆,船上七人,三人溺亡。

翻船的原因是忽起风浪,根据幸存者的描述“狂风大作,浪高盈尺,而且是瞬间发生”,船还遇到了漩涡,失去控制。

和郭鸣之死一样,这桩不幸最终被定为“意外”,而且又是众目睽睽之下,没有争议,没有疑点的意外。

徐沐平将此案特别拿出来缘于两个疑点——其一,溺死的三人都是处州派来的,当地随同的吏员、衙役都没事。

其二,那通判精通水性。

这就是案卷中没有记载的了,全靠徐沐平和此人有一点私交。两人因为一个案子打过交道,需要下水的时候,这个当时还是新科进士的文官外袍一甩就下了水。

事后两人喝酒闲聊,对方说自己鄱阳人,生在水边,自小在湖中玩耍。

“虽然都说是‘擅泳者溺于水’。可那天旁边那么多人,一个极其精通水性,身体健康,体格强健的人,在众人全力援救之下还能溺水。本官有点不敢相信。”

“这件事本官自行去查。至于你……楚巡司有什么打算?”

楚亭月本想说“听从郎中差遣。”然而对上他微微含笑的表情,意识到这是长官在出题考察,脱口道:“属下想要通阅所有案卷。”

“所有案卷?”

“是!包括两年来遂昌县衙处理过的所有案卷。”

“哟……这可是个大工程。”

“郎中……”

“照着你的想法去办吧。县衙案卷不用说,官员相关的案卷,路经历已经提了回来。你们两个在摄魂塔一案中好像有点交情,应该不需要本官去打招呼了吧。”

楚亭月沉吟了一下:“路经历平易近人。”

读案卷,这是刑捕司领司教给她的最重要的“经验”。

她在京城的时候,一有闲暇就一头扎入刑捕司和刑部浩如烟海的档案库,在案卷阅读中积累前人的刑狱经验。

在兰簧村,她和路英聊过这一点。

她的这个偶像非常认同,又给了她新的建议——阅读档案不限于刑狱。

人口、水文、天文、气候,这些信息都藏在地方繁杂的案卷中,想要成为一个杰出的刑狱官,需要明白治下的民俗民风,知晓天文地理。

当时就把她听愣住了,倒是事后秋江私下和她说:“路兄虽以刑狱出名,但他心中志向绝不限于此。”

就像徐沐平说的,路英人还没到遂昌,就派人拿着按察司公文,将相关官员的案卷不分大小都调了出来。光是在处州府收集的信息,就让五个吏员抄了整整七天。

楚亭月在档案室里埋头就是两天,管档案的小吏看的连连摇头:“怎么又来一个看起档案来不要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