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57章 制诏(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甘露殿中,李世民与左右笑谈:
“这猛张飞说是讨教,但以朕怎么觉得其中多矜夸之意?”
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甚至李世民都能清楚的察觉到其中的意思。
翻开《三国志》,这些曾在光幕上出现过的名字,其结局大多都清清楚楚交代在其中。
白帝城、麦城、五丈原,数百年过去依旧有人撰文赋悼念。
本该愤懑而死、咳血而亡、染疾暴亡、流矢而死、忧恚离世……者无不健在,且兴复长安东望洛阳,意欲重扶汉室。
与这些作比较的话,征伐一个帅军之才平平的曹操,反倒并没有太多值得在意的了。
因此李世民继续叹了一句道:
“除曹易,剪除豪强、兴复强汉、万里国泰、万万民安,不易也。”
正因为已经身居高位,而且被后世清楚告知了盛唐那光辉外表之下的蝇营狗苟之事,李世民便愈发觉得这治理天下比起来虎牢关战窦建德王世充难了不止数筹。
不过他也不愿去去泼冷水,只是扭头去催促的杜如晦快些将早已准备好的东西呈过去。
“私人联系方式又是何物?可是说有法能等能与这后辈直接交谈?”
就在杜如晦小心捧出来一个盒子的同时,甘露殿的君臣便眼睁睁看着那光幕忽地又重新亮了起来,而其中的东西也让他们很眼熟。
赤金贺卡、淡黄琉璃瓶、葡萄花鸟纹银香囊、长安献俘图、《皇极历》等等,这些均是他们所见,由陛下所出由宰辅所奉。
这些东西散而不乱,被分门别类端端正正收在一个个透明玻璃箱中,显得井井有条,随着镜头依次扫过这些东西,后辈那熟悉的声音也重新出现:
眼看着光幕终于彻底黯淡了下去不再亮起,甘露殿的众人却陷入面面相觑的局面。
“展览馆……与那类似大陈设的博物馆有何差别?”
吵吵嚷嚷间,李世民感觉自己的思维异常清楚,扭头对捧着礼物颇为为难的杜如晦吩咐道:
“克明且稍待……取绢帛与印绶来。”
因为此时能清楚看到光幕已经逐渐暗淡了下来,如今李世民对这套流程也算是相当熟悉了。
经朋友告知,如今成都那边有一個成立展览馆的机会,可以立馆并将这些东西都作为典藏展览。
【那么还有最后一件事。
其中还能见到诸如金五铢钱、马蹄金、张飞的画像、诸葛孔明的题字、汉时的符牌、武侯的羽毛扇等等物品,显然是那汉长安所出。
不过考虑到这些东西终归都是大佬耗费心血所制,所以今天还是需要在这里征询一下大佬愿不愿意将这些物品作为展览用。
大佬的一直没留私人联系方式,所以只能在这里询问啦。
那么本期到这里就结束,咱们下期同一时间,再见~】
无论是否同意,咱们这里都表示理解支持,毕竟这些东西都凝聚着大佬的心血。
这个命令太过清楚,于是甘露殿内顿时一静,随即众臣便各自奔走着忙碌起来。
毕竟时间紧迫,而制诏又并非是简单的写个内容盖上玺印就完事儿,那是需要三省六部皆参与的。
……
汴梁宫中,赵匡胤仰头看着那光幕上的一样样汉唐物件,也是满眼的若有所思。
旁边赵普理解的相当快:
“既然汉唐之物与我宋物件同处一室,那奉送之物便须小心挑选。”
赵匡胤也霎时间明白了赵普的意思,从后辈这光幕当中来看的话,两宋说起疆域武德多有气短之感,后世所论两宋长处也多在文治。
而奉送物件,恰恰便是最宜展示文治之所在,比如光幕中那汉唐已奉送的不少物件当中便有不少书画,若是要认真说的话,如今宋时无论字画之技,皆应该远胜汉末和唐初才对。
于是赵匡胤也顿时心生了一些紧迫感,仰头略微思索了一下,眼看着那张飞称唐太宗天策上将,便忽然记起来一事,朝着旁边小黄们吩咐道:
“去把俺那一袋鎏金钱取来。”
眼看着内侍前去,赵匡胤扭头与赵普叹道:
“惜憾我等此时不过开宋十余年,那范文正王安石之辈,皆未显名,否则若是能寻其一二真迹赠与后世,想来后辈定不胜欢喜。“
赵普摇头表示不同意:
“文人骚客耳虽能得后世誉名,然官家之名亦是不弱也。”
赵匡胤闻言顿时有点犹豫,毕竟他乃武夫出身,虽后来多有勤勉练习使字不算差,但比起弟弟都差了不少,与那痴迷书法的唐太宗更是不能比,更遑论身具堂堂正气的诸葛武侯了。
因此这个念头只是在脑内盘旋了一下便被含糊过去:
“此事……再议便是。”
……
虽然没能得到二凤陛下对征讨曹贼的意见回应,但将军府内诸人并不觉得失望。
毕竟曹操终归是要打的,而且厅内众人皆起于微末,如今眼看着兴复汉室大计终于要走到最关键的一步,更多的还是激动战栗。
至于给后世的奉送之物也是一早就准备好了,即便是骤然听闻后世要搞展览馆的消息,孔明也只是抽过一张纸简单写了一下盖上印信,动作间有着一股处理公务的熟稔之态。
与物件一起送出之后,孔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