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65 章(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没错,神灭令最初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

“神灭令”在遂昌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

这是五仙教排除异己、铲除竞争对手、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产物。

“一开始,‘神灭令’不过是五仙教内部的说法,暗杀敌对势力,内部夺权,还有,铲除在遂昌有影响力的其他宗教。”

最后一条,用的方法就不限于“杀人”了。

遂昌曾经有一座香火非常旺盛的佛寺,尤其是求子,简直心想事成,周围几百公里都不断有人前来。

某一天,寺庙开门,大量佛像被秽物所污,狗血和污物洒满大殿。

第一次发生的时候,信徒们群情激愤,成群结队到官府告状,更是诅咒做这种事的人不得好死,然后捐钱出力重修佛像。

接着,第二次,第三次……

新的声音出现了——寺庙没用,菩萨不灵,要不然怎么会连连被污都没看到谁遭报应呢,真灵验的话,还不得天上劈下一道雷打死他全家?

再往后,主持被告玷污女信徒,僧人休憩殿宇的时候摔死在殿前。

信仰终于崩溃了。

佛寺废弃,残余的僧人或还俗,或远走他乡,还有就地皈依了五仙教的。

另有本地城隍,原本也受到敬仰,之后发生的事情更让人啼笑皆非——有不少信徒说自己梦到城隍入梦行不轨之事,这些信徒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一两个说,还会被人骂有病,更有嘲笑说“城隍爷看上是你的福气,说不定哪天城隍奶奶像真变成你了。”

等到十个八个都这么哭喊,更有“贞烈女子”直接撞死在城隍大殿前,遂昌的城隍庙也就彻底黄了。

至于能难啃的,比如本地脑子清楚的士绅,比如卫所驻军的长官,看到了五仙教发展下去的危害性,“江湖买凶”就出现了。

只要和五仙教作对就会遇到坏事,乃至丧身。

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有不少人提出疑问的,官府也不断收到诉状——矛头直指五仙教。

官府收了五仙教大把的供奉,能不管就不管,但总有不管不行的,那就尽量拖。天长日久,尤其是随着五仙教日益膨胀,拖不了、压不住的事越来越多。

终于——神灭令走向民间。

“得罪了五仙教就倒霉”——没错啊,这说明了五仙就是灵,就是神。你得罪的是仙教真人吗?不是!

你倒霉,那是仙人生气了。

你死了,那是神罚,神仙降罪,关真人们什么事情。

核心就是你找死!

卢煌说到这里的时候,路英打断了他:“老人家,我问一件事,希望你着实回答。”

路英说:“五仙教在遂昌到底有多少年历史?”

卢煌叹了口气:“我小时候就有五仙教的观存在,大概是四十多年前。可要说快速发展,也就是二十来年的时间。”

“在此之前,遂昌本地是不是有祭祀五通神的习俗?”

卢煌一颤。

“老人家,请据实回答。”

“路经历明察秋毫。”

“五通邪祀在两浙流行颇多。永乐年间,时任按察使周新曾下大力气整治——拆庙、解散庙祝、查收民间私藏的五通神像。泯顽不灵者,律法严办。”

“不瞒经历,老朽家中也是拜过五通神的。后来里正每个月都要召集大家说道此时,禁绝淫祀。家里长辈最初还藏着,后来被乡邻举报,官府上门抄了去,挨了板子、罚了银子。”

“初时,家里深怕此后出祸事,家母常常哭泣。结果没多久,我堂兄考上秀才,此后老朽也进了学,这才深感周大人英明。”

“永乐年间,周按察使在浙江整肃五通淫祀之后,遂昌的‘五仙教’兴盛起来,可是如此?”

卢煌点点头。

在杨家老宅地下室的墙壁中起出五通神像之后,路英结合各地县志记载,推断出五仙教与五通神信仰一脉相承。

按照卢煌的说法,两者的时间并不完全吻合。

也许五仙教最初的确有与民间传说一定程度吻合的起源,但也就是种类繁多的地方信仰,影响力不会比土地、城隍大多少。

大明开国后,几次整理民间淫祀现象,打击白莲教是其一,五通神也在重点打击对象里。

和白莲教的有组织、有理论,以及不断颠覆政权相比。五通神信仰主要流毒民间,出现的怪事也是层出不穷。

可也因为只是流毒民间,一般不动摇王朝统治,官府打压力度一向有限。

老百姓喜欢迷信,不管是乱用钱财还是切手指、送妻女,乃至拿自己生的婴儿血祭,那都是他们自己的事,管多了还惹民愤。

历来肯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破除迷信”上立威的,都是一心为民,天下为公的好官员。

永乐年间,周新出任浙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