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 42 章(2 / 3)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述、翻阅文献,真实会像拼图一样,一点点显现容貌。

遂昌却特别的奇特,这里的故事格外单一—只有歌功颂德,对五仙的歌功颂德,对虔诚信徒成功的歌功颂德。

这里缺少恐怖的成分,人们说不虔诚会糟神怒,遭天谴,也会告诉你那些人怎么家破人亡,但是,那些故事总是飞一样的跳到结尾。

正常情况下,关于神迹,最终的从来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绝处逢生、柳暗花明,或者飞来横祸、喝水塞牙。对于前者,遂昌的故事很生动,对于后者,他们总是简简单单告诉你:“千亩良田的大家,不到三年就败光了,可怜又可恨啊!”

失去了细节的故事,也就没有了情报的价值。

夜色终止于朝霞满天之时,夜晚发生的事也如朝露散去。

宋员外派了自己的儿子陪同他们去五仙观,这位宋公子来说的时候一脸生怕他们跳票的样子。

楚亭月心想,涂村五仙观和这个村子中最大势力宋家之间的平衡已经彻底打破了。

宋员外只剩下一个漂亮的壳子,别说抗衡仙观,就连控制村子都做不到了。

但她还是疑惑宋公子这一刻的惶恐,只是去参观一下道观,若是因为昨天晚上的冲突,秋江和她一大早登船走人,也不是大事,宋家派人上去和玄昊真人说一句“别等了”了就行。

她又想起来,昨天第一次说起参拜的时候,宋员外并没有这种“不去不行”的表情,而他的夫人更是言语之间带着阻拦。

一夜之间,同一件事,差别是什么——

玄昊真人。

玄昊真人开口邀请了,当着宋员外的面。

所以,宋家恐惧的是——不能完成玄昊真人交办的任务,也或者是“让玄昊真人没面子”这件事。

幸好,他们对这个出产仙童,又刚刚出了事的仙观很有兴趣。

别说玄昊真人邀请,就是他拒绝,两人都会偷偷摸上去。

涂村这个仙观位于半山之上,距离村子山路四五里。

匾额上是“仙童观”三个大字,楹联都讲述仙童舍身,功德圆满的故事。

飞檐斗拱,气象万千。

恢弘之处不亚于迎仙岛。

然而相对于迎仙岛的香客如云,这里要安静很多,让人奇怪靠着这点香火怎么支撑起如此辉煌的殿宇和如此众多的道士。

仙童观道士的数量有百人以上。

观主玄昊真人也是一身朱衣。

玄昊真人的确出来迎接了他们,还安排了自己的师弟陪同向导。

这位真人要比迎仙岛那个民间故事爱好者的玄妙导游强得多,至少业务能力过关,引经论典、头头是道。

更妙的是秋江,什么话题都接的下去。

确确实实对得起他的秀才功名。

秋江问起了她的疑惑——仙观所处的位置交通不变,怕是影响香客的到访吧?

对方也很坦诚,您说的一点没错,我们这里普通香火是不咋样,大部分时候只有周边三十里地的几个村落来维持。

但是我们不靠这些零碎香火啊,仙童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同样的,他们在迎仙岛数年之后还得回来,再要迎走,一看缘分,二也要有足够的诚意。

“仙童都诞生于涂村么?”

道士笑了起来:“自然不是。仙童起于涂村,可再钟灵毓秀的地方也不可能一直出现有仙缘的人。不过么……仙童必须被发现于此。”

准确说,仙童要在以仙童观为核心的方圆三十里内“受感应”。

涂村贡献了仙童故事的起源,贡献了最初两代仙童,此后百年,真正出身在涂村的仙童只有两人。

其他的,都是在路过涂村的时候受了神明召唤,有了感应。

这些感应千奇百怪,有梦到神仙的,有看到童子向他招手,一路跟过去,结果走到仙童观前,然后“宛若当头棒喝,心中一片清明,倒头便拜,请求出家”。

还有莫名展现了神迹的,下榻之处严冬花开、泪落之时死去的小动物复活。

最后一类,是“道士感应到神迹”的。

观主晚上睡着睡着,梦到仙人对他说“我的童子来了,生辰八字如何如何”,醒过来立马去找,必能在方圆三十里内找到合适的;又或者,晚上忽然看到某一家屋顶上五色祥光,彩云缭绕,跑去一问果然当天住了个十岁以下的男童,再看面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这三种中,最后一类是产生仙童最多的。

最近二十年的所有仙童都是这样诞生的。

这故事听的楚亭月嗔目结舌,没想到对五仙教如此重要的“仙童”,其诞生竟然可以这样不严谨。

除了神迹以外,其他两条都很扯,都属于可以轻松人为控制的。

特别是最后一条,等于是——玄昊真人说谁是仙童,谁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